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科技物語
編輯 |科技物語
圖片來源 | 網絡
雙碳目標對物流行業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大力推進綠色物流發展成為我國物流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綠色物流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包裝是綠色物流的重要組成環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今天我們從物流的綠色包裝說起。
綠色包裝,已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那么,綠色包裝將如何發展呢?需要我們怎樣的行動呢?
一、觸目驚心的包裝污染
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從保護環境及資源節約角度出發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綠色包裝正是從這兩個方面對綠色物流做出貢獻。綠色物流主要包括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裝卸等環節,其中綠色包裝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003年我國電商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此后這一趨勢在移動支付、直播、短視頻、社交電商等新型模式的推進下從沒有停止腳步,從而推動著快遞業務持續高速發展。
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快遞業務數量達1083億件,近千億級的快件量所產生的垃圾對環境構成了沉重負擔,環境承載力已成為物流快遞行業發展不可回避的瓶頸之一。
每一個快遞都需要包裝,面對天量包裹,商家過度包裝及包裝回收體系不健全引致的環境污染問題觸目驚心,包裝已成為物流業阻礙碳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通過發展綠色包裝實現物流降本增效的空間巨大,發展綠色包裝成為物流行業探索的重要方向。
據資料,2017年全國一年紙箱包裹需要的瓦楞紙箱原紙多達4600萬噸,換算成造紙用的樹木,約等于7200萬棵樹,確實觸目驚心。
快遞垃圾、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推進綠色物流、減少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已經成為行業發展刻不容緩的課題。
有資料顯示,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于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而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其回收率幾乎為零。
積極發展綠色包裝,逐步實現商品包裝綠色化,是綠色物流發展的關鍵一環,涉及科技、經濟性、環保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物流綠色化、低碳化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有關部門積極出臺相關政策,部分物流企業在綠色物流重點環節——包裝上進行了一系列積極布局。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民生七件實事,其中之一便是“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順豐發布了業內首份《碳目標白皮書2021》,2030年實現自身每個快件包裹的碳足跡降低70%,這就需要在包裝上下功夫。
對物流企業來說,如果沒有綠色發展的理念、模式、技術、設備,也許未來會被市場無情的淘汰。不管你現在有沒有做好準備,都得積極擁抱和改變,對物流人來說,綠色包裝是態度,更是未來。
當然,綠色包裝的踐行不可一蹴而就,綠色包裝的發展還需從自身出發,進行探索與實踐,不能操之過急。
物流包裝綠色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產業鏈參與,需要包裝生產企業、電商平臺及商家“三位一體”協同發力,才能真正做到優化升級、減量和回收再利用,上下游都需要加入“綠色行列”。
二、破解包裝的兩大法則
實現綠色物流,需從細節入手。包裝,需要革命,綠色物流的痛點,體現在快遞包裝上,因此,綠色物流離不開包裝革命,而包裝革命,先從快遞入手。一直以來,快遞過度包裝就備受詬病,在這場越來越強的物流綠色風潮中,包裝首當其沖。
在物流細分領域主要通過綠色包裝、綠色倉庫、綠色運輸三措并舉來實現綠色發展,而綠色包裝的落地可通過并行的兩種途徑來進行,一是減量,二是循環。
1、減量
前些年,中國快遞協會組織18家快遞企業共同簽署《中國快遞業綠色包裝減塑自律公約》,膠帶減量、印刷減墨、紙箱減重,都是包裝減量的重要步驟,減少不可降解物的使用,在減塑方面通過制定承諾去實現階段性的減塑目標。
物流包裝給環境帶來負擔,減包裝,是物流業,特別是快遞業綠化的重要措施。使用充氣氣囊替代泡沫等材料,大幅減少緩沖材料的使用,采用可以在短時間內自然降解的植物纖維膠帶替代傳統膠帶等等,都是包裝低碳化的有益步驟。
貫徹循環經濟理念,優先選擇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這方面,目標已確定,國家郵政局要求,近年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以包裝回收為主的綠色行為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企業也在行動,紛紛各顯神通,推出共享快遞盒、循環快遞袋、快遞紙箱回收服務等等。
京東開創了中國第一款簡約包裝紙箱,第一款洗發水電商原發包裝,通過商品包裝減量化等方式,截至2021年5月底,京東物流帶動全行業減少一次性包裝用量近100億個。
京東推出的“青流箱”已經常態化,這種循環快遞箱由可復用材料制成,無需膠帶封包,破損后還可以回收再生,去年“雙11”期間,京東物流循環中轉袋平均使用率超90%,共減少一次性包裝垃圾10萬噸。
菜鳥也不示弱,一年之內,菜鳥末端站點新增約2萬個綠色回收箱,開展原箱或0塑料無膠帶的環保箱發貨,綠色物流整體能夠實現年碳減排超60萬噸。
電商啟用“綠倉”,使用的都是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可降解的快遞袋,據不完全統計,全行業已經投入使用380萬個可循環快遞箱,在11萬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年重復使用瓦楞紙箱達6億個。
從碳中和這一時代框架審視,到2030年,投放市場的智能包裝通過對一次性包裝的替代,累計減少巨量的碳排放。
綠色包裝,不只是一個行業問題,還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綠色包裝需要企業、市場協同發展,更需要消費者理念的轉變和行動上實際配合。
綠色物流的洪流中,對于綠色包裝,普通人將扮演什么角色、采取什么態度、具有哪此行動,也很重要。踐行綠色消費理念、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從減量包裝開始,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正在落到實處的行動。
2、循環
讓包裝“綠”起來,不僅要“減量”,還要“循環”。事實上,很多快遞包裝和填充物是可以被循環利用的。
目前物流過程中包裝回收率較低的現象較為普遍,對環境造成了危害較大,因此,順應綠色發展大潮,利用循環經濟的理念和實踐,推進包裝材料的可循環是大勢所趨。
順豐于2018年推出共享循環箱“豐·BOX”,有效解決了破損多、成本高、資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根據相關分析,一千萬個“豐·BOX”可替代5億個紙箱、14億米膠帶及225萬立方米內填充物的投入使用。
京東對于青流箱的回收利用,創新采用了行業全新的開放回收體系,在包裝回收循環使用方面為行業提供了可以復制的解決方案。京東物流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循環快遞箱、可折疊保溫周轉箱、循環中轉袋以及循環卡板綁帶等代替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使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重視逆向物流服務平臺和回收網絡,促進包裝資源循環利用及再制造發展也十分必要。國外的經驗也值得學習,沃爾瑪的回收箱,上面會標注價格,約6.5美元,這就是告訴消費者不要輕易丟棄它,如果它回收利用,會創造6.5美元的價值。
綠色包裝就在我們身邊,但想要真的實施綠色包裝卻是件復雜而且難以落地的事情,對于綠色包裝一定不要抱有太大的功利心,綠色包裝的目標是追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既具經濟屬性,又有社會屬性。
目前所推行的綠色環保包裝的數量和全行業950億件快遞包裝使用量相比還是杯水車薪,快遞包裝物的回收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這方面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并且,近期京東、阿里的包裝有增大的趨勢,網購的東西不大,但包裝紙箱卻不小,令人擔憂。
要讓綠色包裝成為各家物流企業展現實力的“競技場”,總之,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包裝減量和循環的綠色物流模式,如快遞行業電子運單的推廣那樣,短短幾年就有了質的飛躍。
三、智慧物流撬動未來包裝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物流發展,在包裝等環節加大諸如電子數據交換、配送規劃、新材料應用等眾多先進技術的落地,而我國在先進綠色包裝物流材料、綠色包裝智能化方面均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包裝上也是如此,包裝的減量,不僅是管理上的事情,更是技術上的事情,利用科學技術,實現包裝減量前景廣闊。善用科技力量,推動綠色低碳變革,用智慧物流來撬動物流包裝及有關的多個環節,如電子面單,無紙化辦公等等,
要開展綠色包裝物品研究,研發生產標準化、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利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使包裝材料更輕便、更環保、更耐摔。
圓通等三家公司在浙江共同成立了“快遞綠色化聯合實驗室”,開展可降解塑料袋配方研究,全力推動可降解塑料袋在快遞行業的應用推廣;順豐也建立了集研發、檢驗、監測于一體的包裝實驗室,推進技術進步,解決目前包材成本、強度等問題。
京東于2016年成立物流包裝實驗室,推出的青流箱由熱塑性樹脂材料制作,單次使用成本與紙箱相比節省30%左右,且可以循環使用20次以上。
物流包裝智能化,包括智能分倉、裝箱算法、電子面單、原箱發貨和回收箱發貨到整體的綠色包裝解決方案。包裝循環也需要技術賦能,順豐在全網推廣使用可循環中轉編織袋,植入RFID 芯片便于進行追蹤、調撥、運營管理,達到相互關聯,有效循環目的。
菜鳥大面積推廣基于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物流循環周轉箱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以上海嘉定貓倉為例,2021年天貓雙十一期間單倉循環箱使用量達到5萬個/日,可以替代以前每日超過20萬的紙箱及塑料包材。
推廣經濟性較強的綠色物流技術裝備的應用,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優化物流包裝,驅動物流包裝向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轉型升級,也是當前重要任務。
應當在包裝智能設備上有所突破。從智能化入手,探索出一套綠色包裝與智能化相結合的降本增效方案。目前智能包裝的打包機,可以節約40%的運輸空間和60%的緩沖物。
京東就通過磁懸浮打包機、氣泡膜打包機、枕式打包機、對折膜打包機等18種智能設備組成的全鏈路智能包裝系統,實現了針對氣泡膜、對折膜、紙箱等各種包裝材料的統籌規劃和合理使用,可以極大地降低包裝材料的消耗。
菜鳥網絡自主研發的智能箱型設計和切箱算法,可以選擇最優箱型匹配消費者訂單,提升紙箱空間利用率,實現包裝減量化。
綠色包裝從源頭抓起,推動制造企業在產品設計、制造等環節充分考慮全生命周期物流綠色化,推動產品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循環化。
綠色包裝需要設計的助力。以選材環保、材料減量、結構優化、裝潢簡約等方面為主要突破口,運用通用、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對快遞包裝容器進行改進設計,在滿足保護性、通用性、回收利用的基礎上,使單個紙箱的材料達到最省。
從智慧物流入手,撬動智能包裝,減少碳排放,應一步一個腳印,既不能過于樂觀,也不要過于悲觀。
結語:積極發展物流綠色包裝、推廣循環包裝,減少過度包裝現象,漸進實現商品包裝的綠色化,是我們今天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