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飛速發展的數字化技術,正在成為賦能企業轉型升級的宏大力量。眾所周知,供應鏈管理能力是制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下,供應鏈的數字化已從最初的推動企業業務流程改進的動力,逐漸升級為支撐企業戰略轉型的重要抓手。為了在新常態下有效開展競爭,企業必須加速重塑供應鏈戰略,實現端到端的智慧供應鏈,增強業務流程的敏捷性和彈性,以應對疫情等突發風險以及日益多元化的個性化需求,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
— 1—
傳統供應鏈面臨挑戰智能化變革迫在眉睫
在國際形勢多變、科技應用加速、企業利潤率薄、斷鏈風險增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驅使下,企業對于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的訴求不斷強化,同時也迫使企業對供應鏈變革的關注愈發強烈。
去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再次加速了供應鏈的變革,并讓眾多企業明確了變革的方向,不確定性的突增讓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如何增強預警和快速恢復。在宏觀層面上,為減緩國際供應鏈不確定性,強化供應鏈韌性,國內政府及企業都在積極推進供應鏈替代、整合及迭代,以及促進產業供應鏈的橫向與縱向深度協同與合作。增強韌性與降低成本、預防風險并舉,成為了全球供應鏈變革的主旋律。目前,傳統供應鏈仍面臨如下挑戰:
(1)風險管理弱
多數企業都在面臨的一個問題:越來越龐大的供應鏈、越來越豐富的產品線以及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為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品種的產品和服務必然會形成一個復雜的供應鏈系統。當這個龐大的系統出現問題時,很難快速找到原因,并實現改善。因此,標準化的流程、充分的數據和先進的技術是實現風險管理的關鍵要素。
(2)成本控制難
供應鏈成本管理的難度在于,企業不光要建立起降低各單項成本的管理方法,更難的是各單項成本之間的平衡。大多數時候,雖然企業的某些單項成本降低了,但是公司的供應鏈總成本反而是不降反升。偏執的成本削減未必奏效,可能還會導致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降低,影響客戶體驗。
(3)可視化難實現
可視化管理是指利用IT系統,讓管理者有效掌握企業信息,實現管理上的透明化與可視化,其管理效果可以滲透到供應鏈、物流、客戶管理等各個環節??梢暬芾砟茏屍髽I的流程更加直觀?,F在普遍存在的情況卻是企業間由于缺乏信任以及對數據安全性的擔憂,可視化受到了協作能力以及協作意愿的制約。
(4)無法適應需求多元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大居民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消費升級的背后是市場細分越來越明顯,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正成為當前消費增長的主流。以正確的產品、市場、時間、價格、更快的速度滿足消費需求,正成為眾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但多數企業在這方面存在能力短板,無法適應當下市場要求。
(5)全球化帶來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可能局限于某一區域市場,必然要在條件成熟時走向世界,去尋求全球市場、資源和技術。由于全球供應鏈涉及運輸和倉儲等主要物流環節和基本業務的全球化,因此在安全性、速度、敏捷性與成本效益優化等方面比國內市場更具復雜性,對企業的交貨期、運輸、產品質量是非常大的挑戰。
— 2—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智慧供應鏈的六大特征
智慧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具有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特征。智慧供應鏈或網絡鏈跨越了單一縱向的供應鏈,呈現了多相關行業或者同水平層級多主體協同,并且根據服務的要求,由不同行業、企業或者不同地理位置的組織來承擔相應的價值創造和傳遞過程,并且最終形成體系化的價值。智慧供應鏈需要滿足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1.真實的客戶需求
了解供應鏈客戶(包括終端消費者或購買方,也包括所有與企業合作的主體)真實的價值訴求是拉動式供應鏈的前提,而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真正洞察客戶內心深處的經濟與情感訴求,而不只是外在的產品和業務需求。
2.全程可視化
供應鏈全程可視化是指供應鏈各參與方能夠對供應鏈全過程、國內外市場的狀態和運營及時反映,并追蹤物流、交易的狀態和活動,實現對供應鏈運營過程中的及時檢測和操控,需要借助互聯網、物聯網、RFID等技術,建立起真正標準化、規范化、可視化的供應鏈網絡。
3.敏捷性
智慧供應鏈運用模塊化方式進行集成,能迅速地運用自身、外部第三方等主體的能力建立起獨特的供應鏈競爭力,在不破壞原有體系的基礎上實現供應鏈服務功能的快速定制,具有良好的智能反應和流程處理能力。模塊化能夠隨需應變,使得擁有智慧供應鏈的企業具備超強的敏捷性。
4.預警體系
智慧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實現高度智能化供應鏈運用的同時,實現有效、清晰的績效評價和管理,建立貫穿供應鏈各環節、主體、層次的預警體系,保證供應鏈活動的持續進行、質量穩定和成本可控。而如何做到供應鏈運營高增值的同時,實現各環節、各流程績效的全面管理和預警是真正確立智慧供應鏈的關鍵。
5.精益化
在智慧供應鏈的構建和運營過程中,減少資源占用和提升作業效率一直是其追求的核心目標之一。精益化是將供應鏈中的所有活動都視為制造企業生產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統一規劃和信息共享,在計劃、運輸、生產、存儲、分銷等環節協調并整合過程中的所有活動,以無縫連接的一體化過程實現供應鏈中每個環節(階段)的資源占用最小化,實現整體收益最佳化。
— 3—
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供應鏈加上技術,而是借助技術使能、賦能業務。在轉型中,企業需要:了解當前企業的狀況和未來發展,通過溝通討論獲得企業內部對轉型活動的認可,制定具體轉型方案實施轉型計劃和方案,評估轉型活動、鞏固轉型成果。
1
了解當前企業的狀況和未來發展
花時間審視企業本身,了解企業當前的狀況、明確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在決定進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前,企業需要對企業自身、市場環境、企業所處的行業、行業周期有清醒的認識。企業轉型的目的是滿足行業發展的要求,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清楚了解行業處于哪個階段、行業周期處于哪種狀態和市場發展情況,有助于企業識別出機會,找準切入的時間點和節點。剖析企業自身則是了解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思考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達到的效果、資源的分配、轉型過程中的潛在障礙等。在認識當前狀況后,企業需要制定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戰略,即基于企業整體和未來發展決定企業在轉型過程做什么、不做什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長期戰略,是企業總體戰略的組成部分,以戰略指導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將會大大地提高轉型的成功率。在制定戰略的過程中,企業需要思考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愿景和使命、定位和目標、新的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等。
2
獲得企業內部對轉型活動的認可
在企業內部溝通、討論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以獲得內部成員的理解和支持。這個步驟是經常被企業忽略的。很多企業認為,企業轉型由企業高層決定就可以,底層員工不需要了解企業轉型的原因,只要按計劃執行就好。這種轉型方式往往會出現底層員工不配合甚至故意破壞的情況。因為企業內部員工缺乏經驗和了解,他們對轉型項目感到迷茫,不知道怎么配合企業轉型,或者擔心轉型會損害他們個人利益,進而故意阻礙項目的實施。與企業內部員工溝通、討論轉型,有利于獲得員工對項目的理解和支持,獲得員工對轉型的建議,有助于轉型項目的順利推進。
3
制定具體轉型方案
制定切合可行的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方案。在這一階段,除了思考具體實施步驟,企業還需要思考企業文化和組織結構的配合。在具體實施方面,企業需要重點關注對新技術的駕馭和整合,即找到技術和供應鏈業務的結合點,利用技術優化、指導現有的供應鏈業務和流程。此外,文化氛圍營造和組織結構優化也需要企業重點關注。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意味著企業突破原有的舒適區,以完全不同的方式運作、管理供應鏈。面對全新的運作、管理方式,員工可能會因為缺乏經驗感到迷茫、束手無策,甚至排斥。為此,企業應當鼓勵員工積極擁抱數字化、擁抱企業變革與創新,給予員工適應的時間、學習和試錯的機會。另外,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將帶來業務流程的變革,需要組織結構支持配合。轉型可能帶來新的人事變動,企業需要吸引新的技術性、業務性人才加入,并且在企業內部培養能將業務與新技術結合的跨領域人才。
4
實施轉型計劃和方案,評估和鞏固轉型成果
實施轉型方案,評估和鞏固轉型成果。在實施過程中,企業需要聽取參與轉型項目人員的反饋,實時了解項目的進展和障礙,并且制定可預見的階段性激勵方案,保持員工積極參與的狀態。在完成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后,企業應當對轉型過程和成果進行評估,為新一輪的轉型積累經驗,通過制度鞏固轉型成果。
企業如果暫時缺乏洞見能力,那么就要構建這種能力。要么從外部尋找智囊團支持,要么自己培養一個核心團隊,具備戰略、架構與治理的綜合素養。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