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藥品流通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擁有各級醫藥分銷企業13000余家,藥品零售店高達42萬余家,漸漸形成覆蓋全國的醫藥分銷網絡。然而,我國缺乏具有全國物流網絡的藥品物流企業,多數為區域性的藥品物流企業,其信息化程度偏低,很少涉及到對上游藥品生產廠、供應商和下游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醫院的整合。
藥品流通行業銷售增幅趨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8410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 12.4%,增幅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銷售總額為1682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比2014年同期增長8.7%,增幅回落0.3個百分點。
1.醫藥物流商業模式案例解析
醫藥流通業物流處于醫藥產業供應鏈的后端,也稱為后期物流。醫藥流通產業物流的一般模式分為三種(如下圖所示)。第一、二種模式由醫藥經營企業作為中間商來經銷醫藥,通過它們銷售到醫院或藥店;第三種模式由醫藥生產企業直銷進入醫院和藥店。
2.醫藥物流細分市場運作方式與特點
以第三方物流為主的醫藥物流市場
我國的醫藥供應鏈可看成由“原輔料供應企業→醫藥生產企業→醫藥批發企業→醫藥零售(連鎖)企業、醫療機構”組成。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由于不同的“鏈環”企業具有不同的物流運行特點,所以當“鏈環”企業將物流外包給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后,為這些“鏈環”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也就體現出不同的物流運行方式。
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創新路徑
(1)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創新動力
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服務創新既要遵循物流業規律,還要考慮醫藥業特點。根據學術研究所知,可以將單個企業作為識別驅動力的界面,把服務創新驅動力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任何服務創新的發展趨勢都呈現出戰略導向性和系統性,戰略在服務創新中起著靈魂作用,物流服務創新是基于戰略的網絡化創新模式。因此,其動力模型如下圖所示。外部動力為醫藥物流服務創新提供了可能性,而內部動力則提供了可行性。
(2)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創新路徑
從服務科學的角度來看,對于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而言,新服務概念、新客戶服務界面、新的服務傳遞系統、技術選擇及物流服務戰略的選擇與協調這五個相互聯系與作用的維度構成了其服務創新的“五星圖”系統模式,揭示了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的路徑。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應該強調戰略引導下的系統性創新活動,確保整個創新過程是在企業戰略的指引下進行的有意識和有組織的戰略開發過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