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早著先機供應鏈具競爭力宗第促物流業自我提升
物流業為本港支柱行業之一,毗鄰的深圳物流業近年亦高速發展,并已成為重要物流樞紐城市,中小型物流企業轉型更較香港先行一步,從傳統的運輸變成重視整體供應鏈概念。香港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宗第憂慮,香港物流與供應鏈行業對比珠三角地區對手,競爭力正出現此消彼長局面,“人家在提升,但香港沒有,不少中小企維持舊經營模式”。他呼吁港府以及物流發展局加強與內地對口單位溝通交流,而業界本身亦要自我提升,以把握的“十二五”期間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機遇,否則很可能連原有的商機也輸掉。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內容單獨成章,但香港要保持競爭力,自我提升是必不可缺的條件,而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十二五”規劃提出的重大任務。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帶來的“挺港36招”強調督促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定》,大力推動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積極發展創新金融、現代物流、資訊服務、科技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而物流業一直是本港支柱行業之一。李克強對近日舉行的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作出批示,寄語內地與香港企業攜手抓緊機遇走出去。
在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博覽會(物博會)開幕式上,深圳市長許勤指出,物流業已晉身深圳第三大支柱產業,全市物流業增加值2010年為926.3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全市GDP9.7%。此外,2011年上半年深圳市物流業增加值438.65億元,同比升14.26%,增速同比增2.36個百分點,另外,“十一五”期間深圳物流業年均增長14.74%,比同期GDP增速高1.7個百分點。
今不進取易被超越
宗第指出,港府雖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惟不代表任何時候都任由市場自由做,政府不用推動或把關。他說:“香港、深圳兩地政府管理模式不同,深圳政府好積極推動物流發展,香港老政策不干預,表面上有物流發展局作引導,但沒有很進取地去促進行業升級,今日不進取好容易被超越。”
據央視網報道,由國家發改委支持的物博會自2006年創辦以來,已成為亞洲物流與運輸第一展,2010年起交由中國交通運輸部與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2011年物博會的國際參展商達400多家,來自50多國家和地區,占總展商的35%。
本屆物博會其中一個重頭戲是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辦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國際高峰論壇》,然而于2001年底成立的香港物流發展局,并無派員參與論壇。該會的主席和副主席,分別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及常任秘書長(運輸),現任成員包括航運交通界的自由黨立法會議員劉健儀,以及物流業業界和商會代表等。
深圳物博展成亞洲一哥
宗第說:“我是香港人,令我震驚的是深圳有一個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物流博覽會,竟然香港很多企業不清楚,包括物流業界知名人士也不清楚!”
現時深圳著重陸地上的物流和供應鏈發展,而香港則以傳統的航運和空運為主。在物流與供應鏈的創新上,宗第認為,內地有不少創意值得香港參考,“內地供應鏈管理同貨運管理成長好快,香港假如不注意隔籬鄰舍在做什么,很容易被取代。創新發展方面內地已經有順豐發展出來,這么多年來香港只有DHL、UPS而未見有順豐,十幾年前一個名不經傳的人物突然間出來,有這么大的市場發展,香港那個中小企做到?”
倡定期與對口單位交流
本港物流界對物博會的不熟悉和不重視,宗第相信,某程度是港府的推廣不足造成說:“政府起碼主動出去交流,不干預也可以給多些資訊中小企。”他建議港府專責物流發展的部門,更加主動積極了解內地物流業發展,以及定期與內地的對口單位會面,生產力促進局等部門亦應提供更多培訓課程,讓中小企了解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最新發展和概念,提升認知和競爭力。
除了貨物運輸,內地十分著重供應鏈管理概念,即將貿易范圍擴大至提供服務、設計、生產、交貨、市場推廣等一條龍式服務。“香港中小企首先要學習整體供應鏈概念,看人家怎樣管理,了解其他先進國家的做法,以求在本身領域有突破。你不來看、不來交朋友,怎知道那些企業做什么服務?”利用CEPA優勢建伙伴關系此外,不少深圳物流業界有意進軍香港,作為走出去的第一步,不少企業到香港考察,并準備在港設立分公司來接單:“等到內地物流業自己進軍歐美,就不用再跟香港合作,所以你要主動靠攏和推廣,才有生存空間。”他建議本港物流企業利用CEPA給予的優勢進入內地,與內地公司形成健康互信的伙伴關系,“你要進來,你不進來白白看著人家出去,因為很多企業很進取要走出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