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萬州,處處洋溢著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的蓬勃活力——紅溪溝鐵水聯運港區,數臺龍門吊連軸裝卸,剛剛搭乘火車從陜西、新疆而來的煤炭,被即刻裝上貨車,發往奉節、石柱、涪陵等地;天子園圓通快遞萬州分撥中心,工作人員將即將發出的包裹掃描、分揀、裝運,現場一派忙碌……一批批貨物暢通八方,一家家物流企業快速運轉,一個個交通項目開工建設,繁忙和火熱匯聚成萬州時下最生動的寫意。現代物流業作為萬州區構建“4+4+2”現代服務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萬州正搶抓機遇,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通道優勢,建高鐵、強公路、擴機場、暢水運,一大批物流園區、樞紐場站、配送中心等項目相繼投入運營,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逐步成形,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呼之欲出。
萬州火車站貨運場,一排排集裝箱整齊排列。記者 付作僑 攝
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長江之畔,波瀾不興。萬州新田港二期工程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數百名工人分布在各作業面,忙著鋼筋焊接、鋼構件安裝,目前,碼頭16、17號泊位的下部結構施工已經全部完成,設計的82根前沿抗滑樁施工已完成80%,剩余的掃尾工程有望在五月中旬完成。萬州新田港是長江上游難得的深水良港,可泊萬噸巨輪,也是重慶四大樞紐港之一。一期工程的5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已全部建成投用,二期將建成4個5000噸級散貨泊位及配套設施,設計年散貨吞吐量為1400萬噸,計劃2024年全面建成投用。屆時,新田港將成為綜合性更強的“鐵公水”樞紐港,不僅為三峽庫區增加了多式聯運港口,還能為四川、湖北、湖南、陜西、貴州等周邊省份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務,使其成為中西部地區“西進東出”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黃金出海通道。多式聯運一直是萬州物流發展的優勢,也是萬州加快建成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支撐。當前,萬州依托區位優勢和交通網絡,加快鐵路運能提升、優化水運系統、提速多式聯運,構建起以西南片區為主、輻射全國的物流體系,基本形成了以沿江通道、蓉萬通道、達萬通道、西萬通道、渝萬通道、萬宜通道等為骨架的對外大通道——沿江通道圍繞長江黃金水道開展水鐵聯運,形成溝通重慶主城、三峽庫區及武漢、上海等整個沿江城鎮帶,承擔沿江大宗物資和旅客運輸、周邊陸路物資轉運等的江海聯運通道。渝萬通道憑借渝萬、萬開、萬云高速和渝萬高鐵開展公鐵、鐵水聯運,連接主城、開州、云陽,成為主城和渝東北地區旅客運輸、物資運輸等最重要的區域物流通道。蓉萬通道憑借“達萬班列”“蓉萬班列”實現與達州、成都鐵水聯運,形成上海港—萬州港—成都地區的鐵水聯運通道,是川內大宗物資進出海最經濟的運輸線。西萬通道憑借“西萬班列”,打通萬州與西北地區鐵水、公水聯運通道,陜西煤炭等大宗物資在這里通江達海。萬宜通道依托萬宜高速,連通利川、恩施、云陽、奉節、宜昌等,鄂西地區大運量、多批次客貨經這里轉運重慶和上海。鐵、公、空、水立體交通網絡,打造了雙向開放大通道,通江達海、聯通世界的大開放格局正在萬州加速構建。
百安港農產品批發市場。記者 付作僑 攝
打造現代物流新高地時下,位于天城街道中壩村的中通快遞渝東(萬州)智能科技產業鏈園區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已經完成,偌大的工地上,多棟廠房拔地而起,蔚為壯觀,200余名建設工人穿梭其間,各司其職,加緊進行內墻涂料施工和外墻板安裝。中通快遞渝東(萬州)智能科技產業鏈園區總投資6億元,是中通快遞集團在渝東北布局的區域總部,項目占地約12.5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規劃有智能化快遞分撥中心、快遞轉運中心、電子商務中心、電商云倉中心等。項目投入運營后,借助萬州區位優勢,中通快遞物流范圍將覆蓋整個重慶,乃至四川達州、湖北恩施等地,更好地服務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和萬開云同城化發展,為萬州綠色智慧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中通快遞渝東(萬州)智能科技產業鏈園區項目的加快建設只是萬州做強現代物流業的一個縮影。發展現代物流,萬州正當時。去年初,國家印發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萬州—達州—開州等80個左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也指出,支持萬州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為此,萬州將物流業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加速完善物流體系,先后編制完善了《口岸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物流園區暨設施布局規劃》,初步明確“一帶一環、兩核、四園區、多末端”的物流規劃布局。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由此展開——萬州區加快推進新田物流產業園、三峽綜合物流產業園、董家快遞物流園區建設;積極申報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重慶市城鄉冷鏈體系一級節點。同時,有效跟進綠色智慧型物流園區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扎實推進中通快遞渝東(萬州)智能科技產業鏈園區項目,實現智能化快遞分撥中心建成投用,打造區域性快遞快運集散分撥基地……據統計,去年,萬州培育新升規物流企業4家,4家物流企業獲評國家3A級物流企業,規上物流企業總營收為6.9億元,同比增長3.7%。簽訂渝東北綜合郵件處理中心、渝東北現代智慧倉儲物流中心項目投資協議,累計簽約資金12億元。從“過境”效應,到“集聚”發散,隨著這些項目的實施落地,萬州打造現代物流高地之路越走越寬。
建設中的中通快遞渝東(萬州)智能科技產業鏈園。記者 侯本艷 攝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幾天前,在萬州海關現場監管下,一個裝載著13噸出口榨菜類食品的集裝箱,從魚泉榨菜公司倉庫直接運抵萬州港沱口作業區,快速裝載上滬渝直達快線萬州班輪“航龍806”號集裝箱船,將通過上海運往香港。該項裝載作業的完成,標志著萬州海關首次運用出口貨物“抵港直裝”模式取得圓滿成功,進出口貨物通關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萬州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采用抵港直裝模式,貨物到港就裝船,不僅縮短了出口時間,還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初次體驗到抵港直裝模式帶來的好處,魚泉榨菜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激動地說道。相比傳統通關模式,“抵港直裝”的貨物無需在監管堆場存放,在工廠可以邊裝貨、邊預配、邊報關,在船舶截關之前預約集港,到達碼頭后直接裝船出口,企業從生產作業到組織發運的時間更加充裕,壓縮了通關時間,節約了通關成本,更加便利了外貿產品出口。同樣的便利也發生在去年12月22日,當時,萬州江南沱口港,16個集裝箱經過12天的水上“旅行”,順利抵岸。這是國內首次“鐵江聯運一單制”試點,貨物在萬州只需一張聯運單證,即可換乘火車運至成都,既節省換單時間,又節約物流成本。近年來,萬州不斷提升口岸物流發展服務水平,制定了多項口岸物流業扶持政策,壯大市場主體、優化調整運力結構、鞏固拓展物流通道。現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面應用,海關監管流程高效快捷,“隨報隨檢”“兩段準入”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實,提供“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實現了口岸“快處快放”、卡口“即到即驗”、報關單“日清日結”。2020年,國內首單“鐵江聯運一單制”在萬州試點運行,實現線上數字信息互通,有效降低資金周轉成本。依托重慶海關“網上辦”“自助辦”“單一窗口”等業務平臺,萬州推行口岸通關審批事項全流程線上辦、集中辦,實現貨物通關“零延時”“零等待”,制單成本降低50%以上,耗時降低80%以上。實施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疊加落實“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便利化措施,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同比分別縮減30%以上。壓減普通貨物核心通關單證至3類,實行貨物到岸直接分流,每單節約作業時間約12小時,降低二次吊箱成本200元/標箱。系列政策落地開花,萬州物流業暖意融融。數據顯示,2022年,全區貨運總量近1.2億噸。水路運量4220萬噸,同比增長3.5%;鐵路運量1164萬噸,同比增長15.7%。港口貨物吞吐量3286萬噸,同比增長26.2%。2023年,萬州力爭全區貨運總量突破1.3億噸,實現不低于7%的增長率。當下的萬州,現代物流業蓬勃發展,產業加速提升集聚,萬州活力更顯澎湃。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下,萬州已做好準備,欲乘著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東風,沿著奔騰的河流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