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高質量發展階段已經到來,作為最具活力的細分行業——快遞,產品分級、服務分層被提上議事日程,年初的郵政快遞會議為此指明了方向,但怎樣把分級分層落到實處?卻是一件說易行難的事情,本文就此談幾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存量競爭下的新賽道
年初的郵政管理工作會議,總結了中國快遞發展的階段性成就,十年間,中國年快遞業務量增長18倍,連續九年居世界第一。
回望過去,快遞行業經歷了爆發式增長的時期;聚焦當下,快遞行業已然發展成為民生保障的剛需;細心觀察,一個變化正在悄悄地降臨,那就是快遞業由野蠻生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今天,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了新階段,增量時代正轉變為存量時代,在經濟環境增速放緩態勢下,快遞行業高速增長的局面也難以為繼,與互聯網大廠一樣,快遞企業步入存量競爭新賽道。在這個時期,快遞不再是風口,不再是豬也能飛起來的時代。
從增量競爭轉變為存量市場競爭,告別高增長時代,已經成了國內快遞企業的新常態,只有真正有價值的快遞公司,才能展示出自己的盈利能力,才能打造自己的星辰大海。
不錯,2023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還持續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精細化成為快遞公司的新戰略,而精細化的精髓是服務分層分級。
快遞行業是服務業,其產品就是服務,給客戶良好的服務體驗是它的生命,上游的電商模式更豐富多元,渠道更加扁平,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導致客戶群體的多樣性,對服務要求的多元化,倒逼快遞企業價格分級、服務分層。
順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這一條主線,快遞分級分層有了發展的基礎和存在的必要,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級,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新形勢下快遞企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服務的分級分層,可從兩個維度展開,一是縱向提升,提升單個產品的服務品質;一是橫向拓展,完善多樣化服務能力。
例如,快遞不上門是一個由來已久的難題,但究其根本,一部分上班族,年輕人,希望包裹放在豐巢或驛站;而老年人,行動不便者,則希望快遞送到家門口,如何滿足二者的需求?需要快遞上門服務的分層。
快遞規模效應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是,通過多元化的業務協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在淘汰了二線快遞公司之后,快遞人已意識到擴大規模、搶占份額所能帶來的收益,早已觸頂。真正有價值的方向,是整合現有資源、拓寬業務邊界、挖掘業務增量。
如果說2C快遞,服務分層,是讓客戶群體的每一類人都感到滿意,那么2B大物流,產品分級,則能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同問題。
《快遞服務》國家標準施行10年后,已迎來首次修訂,推動快遞投遞方式、下單方式等服務規范化、多元化是修訂重點,此舉有利于快遞企業推出分層服務,分級產品,從而制定不同的收費與派費標準。
在2022年郵政快遞業貼近民生七件實事中,明確提出,推動快遞服務分層、產品分類,著力提升用戶服務體驗。
從“盲目擴張”到“精益管理”的轉變,是與理性競爭相適應的,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行之路。當前,面對政策引領、市場需求,物流快遞企業的履約能力依然存在差距,但十幾年的大發展,使快遞企業積蓄了提供分級分層服務的潛力。
基于自身定位與客戶需求,圍繞時效和客戶體驗打造差異化產品,多元化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精準需求是快遞發展的大勢所趨。抓住分層分級這個牛鼻子,快遞依然是物流行業中最具活躍度的子行業,從長遠計,是為參與國際競爭蓄力。
在快遞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新的維度將決定競爭的獲勝者,肯定有逐步掉隊甚至被淘汰出局的企業,這取決新形勢下,快遞企業的戰略選擇是否正確,質量競爭布局中能否占有先機,分層分級能否推陳出新。
2023年,快遞行業將是立體化競爭,并產生分化的一年。打贏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役,首先要推動快遞服務分層、產品分類,著力提升用戶服務體驗。誰在管理上能摒棄過往“糟粕”,進行管理與服務的創新,打破同質化困局,誰將笑到最后。
二、消彌價格戰的新手段
過去幾年,由于產品的同質化、競爭的白熱化,快遞企業間比拼的不是服務而是價格,日漸下滑的快遞服務質量飽受吐槽。
同時,價格戰也將快遞帶進岐路,回顧2020-2021年,快遞業曾一度陷入秩序重建的“至暗時刻”,在此期間,價格戰成為了快遞業的日常,惡性價格戰讓快遞企業的毛利潤跌到谷底。
事實已經證明,低價手段難以帶來明顯的業務量增長,通過價格競爭,一味規模擴張、盲目搶量帶來的收益對企業而言,性價比太低,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也傷及用戶體驗。
以犧牲服務的無序低價競爭也遭到政策的規范,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其中明確提出“無正當理由不得以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低于成本的惡性價格戰將被定性為違法行為。
在政府監管和市場博弈的共振之下,快遞行業逐步擺脫了惡性價格競爭。低價搶量、以價換量等成為過去式,現階段快遞企業開始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新服務、新產品來發揮競爭力,快遞行業加速轉向價值競爭。
可以這樣說,快遞行業最燒錢的階段已經過去,以低價搶市場行為已經漸行漸遠,用戶對于快遞服務的要求更高,需要快遞企業通過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類提質升級。在業內倡導多年的差異化競爭和服務“質”勝不再是紙上談兵,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將取代價格成為角逐的新武器。
快遞公司開始發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更加注重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和建立品牌優勢,這是快遞本源的一次回歸,通過產品設計、服務改善,尋找新賽道,行業不再內卷,龍頭快遞的網絡價值溢價隨分級分層的提升有望迎來拐點。
高質量發展下還是有價格競爭的,不過價格競爭的形式會更加多樣,由過去單一的es價,轉變為基于服務能力的溢價及多元化產品組合的價格競爭。
快遞巨頭們通過一系列的并購做大了企業規模,且讓自身的快遞網絡具備了較強的延展性和協同性,進而滿足了市場多層次物流需求;持續深化的數字化轉型以及航空資源將成為產品分層的抓手;倉儲供應鏈、冷鏈、快運等體系布局和多元化戰略,成為推動產品分層的基礎。
看似一個小小的“快遞包裹”,背后蘊藏著經營哲學和產業變革機會,快遞行業逐步回歸有序的良性競爭,步入承前啟后的新階段,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期存在的,也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恒的,需要不斷顛覆、創新。快遞分層分級的到來,正在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改變著我國快遞生態。
分層分級將在未來的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快遞的高質量發展也步也趨,與中國發展腳步相適應,在中國的崛起中展現自己的風采。
潛力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促進了對高端優質的快遞物流設施和服務的需求,回歸商家體驗和生意發展本身才是王道,這是快遞大升級時代的開端,完成自我超越或敢于自我革命,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說易行難的分層分級服務
買家追求極致性價比倒逼商家更加關注自身的快遞發送方式,深入實施“產品分層”策略,開拓增值服務市場,在產品分層分級上體現差異化,在普遍服務上體現競爭力成為趨勢,然而,關鍵在落實。
各快遞公司都曾進行了分層分級的嘗試,圓通推出了以時效升級和精準派送為核心優勢的戰略級產品——“圓準達”;中通快遞推出的“中通標快”時效產品,目標市場定位于對服務、安全有較高需求的中高端快遞市場,例如服裝、電子、金融、珠寶、旅游和醫藥等。
打造差異化產品與服務體系,在立體化競爭中取得優勢絕不容易,有業內專家評論:如果這屆國家郵政局領導能解決“快遞價格分級、服務分層”,將是大功一件,可見分級分層的落地多么難。
不少老人會抱怨快遞送貨上門難的問題,兒女給父母網購了蔬果生鮮,都被放到快遞驛站。把送貨上門、投放驛站或者快遞柜區分開來,這就是服務的分層,但要讓服務分層落到實處,則需價格的分級,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快遞員的積極性、主動性。
分級分層,應更多地將主動權交給消費者,基于消費者的角度考量,滿足場景更加多樣化,將服務的選擇權交給消費者,其實對于快遞服務主體而言,服務履約將更加明確。
不要小瞧普通的快遞,這里有各種真實的民生訴求,事關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對投遞方式的分類和細化,要具有操作性,更要符合當下快遞行業現狀,超前與落后時代都是不可取的。
快遞要在細微處逐漸脫胎換骨,就要落實分層分級服務,而落實分層分級服務,則體現在一個個細節中,比如專業化的包裝,深入產地的攬收,以及一個個小哥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快遞企業需要結合自己的優勢尋求各自長期發展突破點。
其實快遞的分級分層還有更廣的意義,我國由于經濟、人口發展不平衡所致地域發展的不平衡性,需要快遞在各地域根據實際情況,做好不同的服務要求、產品特點。
沿海地區加快創新發展對高效快遞服務和輻射功能的建設,中西部地區加快產業發展空間拓展對跨區域強大快遞通道輻射功能的建設,邊疆地區快遞要滿足興邊富民及對國內、國際兩個循環前沿的功能要求。
對于農村來說,面對快遞末端成本高、收益低的實際,要推動多元化模式,例如資源整合共享,推動交郵、郵快、快快、快商等合作形式,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推進農村郵路汽車化,發展共同配送等都是廣義的分層分級。
快遞企業通過分層分級,創建過硬的品牌,通過品牌溢價,提升市場占有率,提高利潤率,增強抗風險能力,從而保證服務質量,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結語:近日,各家快遞公司發出業績預告,宣示2022年,快遞取得了較好的業績,對于2023年,快遞人充滿了信心,然而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挑戰是,如何將分級分層服務落到實處,這是一個在新的一年里就應著手落實的事情。
進入2023年,我國經濟運行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恢復經濟成為各行各業努力前行的目標,在此目標下,快遞企業如何把分層分級落到實處,是值得考慮的一件事情。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