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在大炮的射程范圍內”,曾經我們如此談強權治理。如今是否可以說“供應鏈安全在導彈射程范圍內”? 俄烏戰爭持續,對俄羅斯的多種制裁也在陸續推出。這些制裁有些對于中歐貿易有著潛在的風險。掌鏈帶您梳理下這場戰爭對于中歐物流、貿易的風險。
一、運輸物流危機:空陸海不同程度受挫
隨著戰爭持續,對俄羅斯的制裁升級,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交通運輸通道,存在中斷風險。 1.航空物流 中歐在包括芯片等高附加值科技產品主要依賴航空貨運,而中歐跨境電商的活躍,帶動服裝、奢侈品、化妝品等依賴航空貨運。不過,隨著戰事擴大,俄歐之間航空通道被斷掉,空中塞車或將加大。
2月26日,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報道歐盟全體成員國將對俄羅斯關閉其領空。2月27日,英國《衛報》等報道目前已有英國、捷克、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保加利亞和斯洛文尼亞9個國家禁止俄羅斯飛機進入其領空。 此前,美國達美航空宣布,由于俄烏戰爭原因,即時起暫停與俄羅斯航空的合作,包括代碼共享等合作。荷蘭皇家航空KLM也宣布了同樣的停止代碼共享業務、并且停止未來七天內往來俄羅斯的航班,并停止使用俄羅斯空域執行航班。 俄塔社消息,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局2月27日表示,俄羅斯已對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文尼亞和愛沙尼亞的航班關閉領空,包括過境航班。 此外,烏克蘭領空關閉,黑海上空的飛行路線也處于中斷狀態。歐盟國家前往中國的航班也受到影響,法航官網表示,暫停運營往返于中國,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的航班。芬蘭航空官網,將取消2月27日-3月6日往返于上海,首爾,東京,大阪和俄羅斯的航班。聯邦快遞和UPS宣布,已停止向俄羅斯發貨,進出烏克蘭的交貨也已暫停。 專家表示,目前受影響最大的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領空,俄羅斯領空,是往來歐洲和亞洲或北美洲和亞洲之間北極航線的重要通道,是飛越北極上空最節省時間的飛行方式。這樣一個通道被關閉,那就意味著我們其他的航空通道會顯得更加擁擠。除了客運航線會受到影響,貨運航線也將受到波及。 去年,受海運價格上漲和港口堵塞的影響,空運迎來了發展機會。各大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成為了重要的收入來源。 航空路線的阻礙,迫使航空公司重新歸化路線,增加成本。俄羅斯飛機被禁止進入歐洲各國,其他航空公司的運力將會更加緊張。
2.海運物流 中歐鋼材、糧食等大宗商品和家電、汽車等工業品,很大依賴海運物流完成。俄烏戰爭幾乎中斷了黑海之間的海路運輸通道,并拉高了運費。 據克拉克森的數據,目前俄羅斯擁有49家航運公司,自有運力1000艘,2068.12萬載重噸,俄羅斯最大航運公司SCF集團控制自有運力146艘,1295.76載重噸,以油輪和LNG運輸船為主,運力規模分別達到897萬載重噸和196萬載重噸。美歐日制裁,或將癱瘓俄羅斯海運,進而加劇歐洲海運資源緊張。 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的數據顯示,黑海至地中海油輪的單日費率在上周五暴漲超9萬美元。TD6黑海至地中海航線油輪費率目前已上漲到90,752美元至每天107,382美元。 同時,據報道至少有三艘商船在戰事爆發后的沖突中受損。周四,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嘉吉公司(CargillInc.)租用的一艘船在烏克蘭水域航行時被擊中。該公司表示,事件發生時該船處于空載狀態,并已被帶到了安全地帶。 此外,海運公司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赫伯羅特等公司,均在上周暫停接受進出烏克蘭的貨物預定,暫停進出烏克蘭港口。
烏克蘭、俄羅斯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國家。來自俄羅斯、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的原油和成品油產品都要途徑黑海東部邊緣的碼頭出口;黑海西邊的國家則需要依靠船舶運輸原油進口來滿足其能源需求。 此外,作為世界糧倉之一,該地區每年從港口供應數千萬噸糧食和植物油,烏克蘭和俄羅斯合計占全球小麥貿易的四分之一以上,玉米貿易的約五分之一,烏克蘭還是歐洲重要的鋼鐵產地。 烏克蘭主要向中國出口礦產品、谷物等原材料類產品,中國主要向烏克蘭出口電機、機械零件等工業制成品。短時間內,中國與黑海沿岸國家的貿易,將會因海運運輸路線的中斷而受到影響。 3.陸運物流 中歐班列是近幾年中國和歐盟國家之間貿易的重要通道。雖然烏克蘭位于東歐,但中歐班列從規劃和實際運營上看,經過烏克蘭的路線并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鐵路運輸是否會像航空一樣,歐盟國家關閉與俄羅斯之間的通道。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21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5183列,運送146.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29%。受疫情、海運價格上升、空運運力不足等因素影響,2021年,中歐班列運送貨物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9%、36%。 2021年,中歐班列共有78條運行線,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個城市,較去年增加2個國家和88個城市,通達城市數量增長了96%。與俄羅斯、波蘭、德國、白俄羅斯、荷蘭之間的中歐班列開行量分列前5位。其中,中俄之間開行6929列,中波、中德之間開行量均超過2000列。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這次俄烏沖突的參與國。 雖然烏克蘭地處東歐,從地圖上看是連接中國與西歐、中歐的重要通道。但中歐班列卻沒有在此重點布局。 據《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歐鐵路共分為西、中、東三個通道。
①西通道:一是由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相連,途經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通達歐洲其他各國。二是由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通達歐洲各國;或經哈薩克斯坦跨里海,進入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保加利亞等國,通達歐洲各國。三是由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與規劃中的中吉烏鐵路等連接,通向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通達歐洲各國。 ②中通道:由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途經蒙古國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相連,通達歐洲各國。 ③東通道:由內蒙古滿洲里(黑龍江綏芬河)口岸出境,接入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通達歐洲各國。 從地圖上看,首份路線規劃沒有途徑烏克蘭境內的鐵路,但大部分路線需要經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搜索中歐班列+烏克蘭顯示,2020年7月24日,西安首發開往基輔的中歐班列。2021年10月29日,重慶首次開通直達烏克蘭的班列,有效避免出口到烏克蘭的貨物經白俄羅斯或波蘭中轉。 烏克蘭線路屬于國鐵集團在2021年開發的新線路。 威絲德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引表示:“頓涅茨克和盧剛斯科這兩個州,從2014年開始,鐵路就存在問題,因此長期都在進行修復工作,中歐班列不從這條鐵路段經過。” 目前,尚沒有制裁表示要切斷俄羅斯、白俄羅斯之間的鐵路通道,中歐貿易的運輸線路影響不大。即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道路受阻,中國的列車仍可從南側經土耳其,進入波蘭和西歐地區。 鑒于歐洲國家與俄羅斯切斷航空線路,并且有扣留俄羅斯輪船的事件發生,與俄羅斯相連的鐵路通行狀況存在不確定性。
二、金融支付危機:國際供應鏈掉鏈金融
金融結算是國際供應鏈互融共生的底層支撐,而俄歐之間的金融鏈正在被割裂,這種沖擊波也將投射到中歐貿易供應鏈金融上,或沖擊中俄歐之間的一些轉口貿易等。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白宮26日發表聲明說,為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采取軍事行動,美國與歐盟委員會、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領導人決定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之外。
這是首個大國被踢出SWIFT支付系統, SWIFT系統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信息傳輸平臺,全球金融機構依賴SWIFT系統進行快捷、安全和標準化的金融信息傳輸,以促進、保障跨境支付、證券交易和貿易融資等。
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切斷金融機構與SWIFT系統之間的聯系,實際上就切斷了金融機構與全球銀行系統間的聯系,進而影響到國際貿易。 德國政府單獨發布的公報信息顯示,有5家俄羅斯銀行將被排除在SWIFT體系外,包括俄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俄聯邦儲蓄銀行、俄第二大銀行VTB銀行等此前已被制裁的銀行。公開資料顯示,此前被制裁的另三家銀行為Otkritie、Novikombank以及Sovcombank。 但是,在天然氣、石油等能源交易市場上,俄國內最具代表的是俄天然氣工業銀行并沒有出現在制裁名單中。 俄羅斯前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在2014 年9月曾估計,將俄羅斯排除在SWIFT系統之外將在一年內導致俄羅斯經濟萎縮5%。在伊朗中央銀行和伊朗金融機構被踢出SWIFT系統之后,伊朗損失了近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和30% 的對外貿易。 數據顯示,俄能源交易占俄全部對外出口的60%左右,石油、天然氣能能源出口占預算出口40%多。例如,中俄天然氣簽署的俄羅斯每年新增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雙方采用歐元結算。 據悉,中國工商銀行是目前唯一在俄羅斯開設人民幣清算中心的中國銀行。中俄本外幣跨境結算支付主要以SWIFT為通道,通過銀行間賬戶和代理行賬戶完成。交易過程依然不能離開SWIFT系統。 盧布對人民幣匯率仍是套匯匯率,須通過美元彼此聯系。受到局勢影響,盧布匯率快速貶值,半個月時間貶值幅度超過20%,俄羅斯民眾前往銀行提取大量現金。現在1俄羅斯盧布只相當于0.07元人民幣左右。很多在俄中資企業表示,部分俄羅斯銀行已經無法正常購匯,即使購買了外匯也無法正常匯出。匯率快速貶值也增大了貿易虧損風險。 不過,俄羅斯被排除在SWIFT系統后,則利于中俄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進而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也為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和供應鏈金融發揮更多作用提供機會。
三、貿易合作危機:沖擊歐亞大陸貿易
目前看來,中國與歐盟國家的貿易尚沒有受到實質上的影響。烏克蘭與俄羅斯主要為資源出口國,位于全球產業鏈的上游,將會產生間接影響。并且,某些位于這兩地的工廠生產的零件,也會影響到位于歐盟國家的工廠。
芯片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劇全球供應緊張局勢
作為全球半導體特種氣體主要供應地,烏克蘭承載了全球近七成氖氣產量,也是氬、氪、氙等多種半導體制造所需氣體的重要產源地,美國超過90%的半導體級氖氣來自烏克蘭。這些惰性氣體是生產芯片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當前,氖氣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單瓶40L氖氣的價格從去年9月的9000多元上漲至1.7萬元-1.8萬元。
同時,俄羅斯是鈀金的主要生產國,鈀對于內存和傳感器芯片來說必不可少。俄羅斯還生產其他幾種計算機芯片的關鍵原材料,包括稀土金屬鈧。如果戰爭持續,原材料的上漲將會對中國汽車制造、手機制造等領域的公司產生影響。
汽車工廠關閉,打擊俄羅斯出口加工供應鏈
據央視財經報道,俄羅斯是眾多汽車廠商的投資地,德國大眾、寶馬、奔馳等車企紛紛在俄羅斯投資設廠,大眾大約4000名員工在莫斯科西南部卡盧加的工廠工作。寶馬最近將其與俄羅斯汽車制造商即將到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延長至2028年,加里寧格勒工廠將耗資3.5億歐元進行擴建。
此輪制裁勢必對傳統車企在俄羅斯的布局造成重大沖擊。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據烏克蘭沖突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全球汽車供應本已緊張的產業鏈和價格都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受到影響的德國汽車廠商將會尋找其他零件替代方案,零件價格存在上漲趨勢,車企利潤將會被壓縮。
中國一汽早在2012年與俄羅斯最大商用車生產商GAZ集團合作,在俄羅斯境內建立生產基地,生產和銷售中重型卡車,2019年,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的首個全工藝獨資制造工廠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投產。
歐美制裁無疑將沖擊中國汽車制造企業以俄羅斯為跳板的出口加工。長城歐拉汽車在2月15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零配件供應無法保證生產等諸多原因,導致黑白貓車型訂單積壓較多,不再接受新訂單。
(2019年,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投產) 天然氣上漲提高制造業生產成本 隨著石油、天然氣價格上漲,歐盟國家最先受到影響,尤其是德國。供應鏈風險情報公司supplyWisdom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tul Vashistha表示,德國制造業和電力的大部分能源需求都來自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如果緊張局勢繼續上升,我們看到潛在的戰爭或制裁導致的中斷增加,這將阻礙德國的制造業生產。工廠將需要削減產量,這將導致在其他國家進行生產。 德國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其他運輸設備、電子產品、金屬和塑料。中國主要從德國進口汽車及令牌見、機械器具、變壓器、風機等產品。這些產品價格在遠期可能會上漲。
糧價上漲,玉米小麥等糧食供應鏈受到影響 據央視財經,烏克蘭是我國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之一。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從烏克蘭進口玉米824萬噸,占比29.07%。據了解,我國進口的玉米主要用于飼料加工。 玉米相關的上市企業有北大荒、大北農、廈門象嶼等,業務開展的成本相應會上升。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占全球產量的10%,國際出口的17%。烏克蘭是全球小麥第四大出口國,占有11%的份額。與小麥相關的上市企業包括五得利、金沙河、中糧糧谷等多達50多家企業。 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智庫機構“中東研究所”指出,隨著俄烏沖突持續,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等以大餅為主食的多個中東國家面粉供應和民生可能會受到影響。 如果沖突引發對于俄羅斯更多的制裁,影響中歐貿易運輸通道,歐洲企業存在縮短供應鏈,將生產端帶回離自己更近的地方,以應對風險。最壞的結果莫過于冷戰時期,雙方的貿易和運輸幾乎完全中斷, 雖然這些都是潛在影響,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家上市企業均表示這場戰爭的影響不大。未來的具體影響值得關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