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宇宙元年。
今年3月,被稱作“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在紐交所上市,此后估值飆升到近500億美元;9月開始,“元宇宙”在百度的搜索量出現爆炸式增長,近30天熱度環比上升466%,“元宇宙是什么”位于熱搜話題第一;10月,Facebook更名為“Meta”;10月15日,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獲批成立,該委員會成員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11月,微軟將利用網絡上公開的全球地圖和氣象信息構建一個等比例還原的“虛擬地球”......
頻頻上熱搜的元宇宙- 耐克(NIKE)是首批進入“元宇宙”的大品牌之一。在視頻游戲平臺Roblox上,耐克發布了一個模擬其總部的虛擬世界“NIKELAND”。在該數字空間可讓玩家為他們的虛擬形象配備特別的耐克產品,任何人都可以在Roblox上免費訪問。- 新型元宇宙社交應用“Tagging”完成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 林俊杰123000美元買下虛擬房產入駐元宇宙。- 余文樂在用的一個名為 CryproPunk的NFT頭像,在香港的一場拍賣會上拍出了3385萬港元的天價。
元宇宙火了,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這是什么。“元宇宙”一詞最早源于斯蒂芬森在1992年創作的科幻小說《雪崩》,描述了一個人們以虛擬形象在三維空間中與各種軟件進行交互的世界。科幻電影《頭號玩家》則是被認為是最符合“元宇宙”概念的影視化作品。
擁有SpaceX、Tesla和Neuralink(腦機接口)的技術狂人馬一龍前幾天發文問,超逼真的游戲世界對未來意味著什么?
元宇宙(Metaverse)中的“meta”源于希臘語,意為超越。這并不是什么互聯網的新鮮名詞,早在約公元一世紀,雅典逍遙學派的后繼者之一、羅德島的安德尼羅柯就把亞里士多德的研究總結分為兩類:研究有形體的事物叫作physics,即物理;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叫作metaphysics,即超越有形體的事物之外一切“本質”的學問。元,始也,天也。元是本源、宏大、首要。《易經》里說,“大哉乾元”。元宇宙的名稱,透露的是人類野心家們的創世之志。
錢學森在1994年的通信中,提到“信息空間cyberspace”,即當下的“賽博空間”,以及“靈境技術”,即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錢學森寫到,“它將引發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變革,一定是人類歷史中的大事”。
從引爆這個概念的開始,資本的追捧、社會的高度關注,“元宇宙”一時之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資本的“新寵兒”,跨境電商的機會在哪里?“元宇宙”的未來,還有跨境電商賣貨嗎?元宇宙,下一個“連豬都會飛”的風口?
元宇宙(Metaverse)之所以成為新的風口,當然是因為技術力的發展。構建元宇宙所需的“基層技術”——VR/AR/MR、AI、5G、NLP、計算機視覺渲染、云端虛擬化、腦機接口等技術都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這為元宇宙的“落地”奠定了技術前提。《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中寫到,產品計劃由產品負責人制訂,但產品計劃常常會遺漏最為重要的因素:創造這些新功能、新產品或是新平臺,背后依據的技術洞見是什么?這里所謂的技術洞見,是指用創新方式應用技術或設計,以達到生產成本的顯著降低或產品功能和可用性的大幅提升。“元宇宙”會是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場“革命”嗎。元宇宙終端入口的VR/AR產品在過去五年里的發展“扶不上墻”。看看頗具代表性的VR設備Oculus在五年里參數的變化:單眼分辨率從1080×1200升級為1832×1920;90Hz的屏幕刷新率不變;重量上甚至更重了。除了終端入口的VR/AR技術外,分布式網絡、5G等發展也都后續乏力。如何催發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界仍在等待“革命”,來創造新的增長點。
2021年,由更名Meta的Facebook出品的VR設備 Oclus Quest2,外觀和五年前的初代產品似乎無甚差別,看不出“劃時代產品”的痕跡。
元宇宙,一些你需要知道的技術詞典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通過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而給人現實沉浸感。自技術問世以來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以VR眼鏡、VR游戲設備為代表的產品發展卻不如預期。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技術,在真實世界中融合虛擬信息,算是VR的“姐妹”技術。MR:Mediated Reality,介導現實,可以看作VR和AR的結合。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讓機器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完成通常只有人類才能勝任的工作。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經語言程序學,把大腦的思維過程看作程序語言來進行研究。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設備(比如手機)在彼此接近的情況下進行信息交換的技術。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傳播幀數,可以粗暴理解為“刷新率”,視頻和游戲都更流暢。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用于表示數字資產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可以買賣。
兩張圖,哪張是現實世界,哪張是元宇宙?圖片來自嚴鋒微博
這些產品值得關注智能家居“在不遠的未來,沒有智能家居系統的住宅會像不能上網的住宅一樣不合潮流。”1995年,比爾蓋茨就曾在其出版的《未來之路》中的預言。VR/AR 游戲設備Avism上網友的分享:他女兒乘西南航空將途徑巴爾的摩航段,他在微軟模擬飛行駕駛中開啟真實交通,同時起飛。在模擬降落時,他看見了降落跑道上,女兒所乘坐的飛機正在接近。視頻是真實飛行和虛擬飛行的對比,可以看見,包括天氣在內的一切幾乎一樣。這是一個真實世界和虛擬混合的例子,虛實結合正是元宇宙發展的方向。
元宇宙里,還有跨境電商賣貨嗎?2008年,SHEIN(希音)成立。到2020年,SHEIN上半年的營收已經和優衣庫相當——不是通過門店銷售,而是依靠跨境電商。在2021年7月谷歌發布的“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SHEIN(希音)位列13,而騰訊的排名在16位。SHEIN的早期發展之路和大多數跨境電商賣家一樣,通過投放引擎廣告獲取流量。早在網紅經濟方興未艾的2014年,SHEIN從時尚博主等KOL的引流比例就達到了三成;2019年,SHEIN幾乎每天都會在Facebook發帖6篇以上。線上流量對跨境電商的重要程度,與其他銷售渠道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互聯網平臺們在迎接數字化這件事情上,跨境電商的橋頭堡——亞馬遜似乎慢了一拍。為了“保持全球一致”,到現在亞馬遜的商品展示仍然堅持“白底照”;平臺的直播功能被體驗過的賣家評價為“聊勝于無”。與此同時,10月TikTok對外公布全球月活躍用戶數(MAU)突破10億,相比2020年初則增長了將近一倍。而公布用戶數據這個動作本身,也是某種新變化的信號。因為這次公布月活后不久,TikTok很快通過旗下營銷公眾賬號公布了其最新的電商產品功能TikTok Shopping——一個和國內抖音電商相似的雛形產品。“元宇宙”既是一個去物理化的數字世界,同時也映射現實世界。在“元宇宙”即將到來的日子里,跨境電商當然存在,跨境電商人們面臨更直接的問題是,賣什么?以及,怎么賣?僅以TikTok來看,電商化是字節跳動在未來海外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極有可能的情況是,字節跳動會在海外市場復制國內的電商經驗。2020年,抖音GMV已超過1700億,通過直播間和短視頻跳轉至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完成交易也超過3000億。有消息稱,2021年抖音電商的目標是沖擊5000億。而字節跳動對TikTok海外電商的預期會是多少?未來會出現海外版的KOL市場“星圖”,和海外版的選品平臺“精選聯盟”嗎?跨境電商賣家們該如何應對?字節跳動已經推出了跨境電商平臺Fanno。
AYAYI日本IMMA抖音新網紅柳夜熙湖南衛視新主播小漾Young虛擬KOL、虛擬帶貨主播的出現,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跨境電商需要找虛擬網紅們帶貨嗎?
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人類創造并相信“虛構的故事”的能力,或許是人類能夠達成今日秩序和成就最重要的原因。隨著5G、VR、AI、區塊鏈、腦機接口等支持性技術的快速發展,“元宇宙”在技術層面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而在人性層面,一個虛擬化的世界足夠為人性提供支撐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中,越是下層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越是現實,越到上面的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需求,越是虛擬。人性本身的虛實結合,與“元宇宙”不謀而合。從發展的過程看,元宇宙和跨境電商行業莫不相似——長期看好,螺旋上升,時有曲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