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好啊,今天咱們來聊聊專線物流的困惑。
最近武漢、臨沂那邊可是熱鬧得很,行業媒體組織專線企業閉門研討;三志拿出真金白銀過億元收編專線;融輝號稱三年百億來整合與賦能專線、興滿在合肥、廈門、深圳悄悄遴選城市老大;德坤聯姻鄭州浩運重磅官宣,兩家最早的專線聯盟實現了南北攜手......
一邊是小專線老板們在憂慮未來,另一邊是平臺巨頭們揮舞著鈔票虎視眈眈,活脫脫一部現代版《戰國策》。究竟是小專線們自己搞聯盟靠譜,還是趕緊找個大腿抱住更明智?咱們今天就用顯微鏡看看這場物流業的"權力的游戲"。
一、大票零擔的"饕餮盛宴":巨頭們的狂歡
2024-2025年的物流圈,活像餓了三天的狼群看見肥羊——融輝物流、興滿物流、三志物流、聚盟共建這些新老玩家集體暴走,德坤拿到順豐系5.5億注資笑得見牙不見眼。這架勢,分明是要把大票零擔市場吃干抹凈啊!
平臺們打的什么算盤?簡單得很——規模經濟四個大字。三志物流瘋狂收編小弟,聚盟拿著熱錢到處開城,活像美團外賣當年血洗市場的翻版。運聯智庫前總裁王陽說得直白:"行業走到深水區,光吹牛逼不管用了,得掏真金白銀。"翻譯成人話就是:沒錢玩個屁,要么滾蛋要么跪著掙錢。
但問題來了——這些平臺真能帶專線們起飛?河南飛騰董事長林春光說了大實話:"對平臺是黃金期,對專線卻是下坡路。"這不就是明擺著說"韭菜成熟了該收割了"嗎?臨沂融輝負責人張秀杰還算厚道,承認平臺和專線得"融合",但資本市場的融合從來都是大魚吃小魚,您細品。
二、專線的"困獸之斗":七萬家小老板的生死局
轉頭看看臨沂那1900家專線——線路19000條,貨源足價格低聽著牛逼,實則全是螞蟻雄兵。福牛供應鏈于健捅破窗戶紙:"現在平臺和專線都是半吊子,湊一起就是菜雞互啄。"可不是嘛,專線數字化不行、標準化沒有,利潤還年年跳水,活脫脫物流界的"三和大神"。
川浙·川粵物流胡湘華給出六條錦囊妙計,什么"建競爭壁壘""重視現金流",聽著都對,但小專線要真有這本事早成地頭蛇了。大金物流朱光奇嘴硬說"不跟平臺玩",可單個專線生存難度越來越大,三志物流羅軍說的"夫妻關系"聽著美好,實質落地利益如何分配也是難題。
最黑色幽默的是佳慶物流園韓已明那句:"不割專線韭菜的平臺才是好平臺。"在資本眼里,不割韭菜的莊家怕不是個傻子吧?致勝物流張愛強倒是人間清醒:"平臺不是喊出來的,得有真本事。"可現在哪個平臺不是先畫大餅圈地,出了問題再甩鍋?
三、生存還是毀滅:專線們的兩難選擇題
現在專線面前就兩條路:自己組隊打怪or給大佬當馬仔。自我覺醒組建聯盟聽著熱血,不管是臨沂的1900家還是其他城市的幾十家都是各懷鬼胎,比歐盟還難協調;被整合倒是省心,但看看外賣騎手們的處境,專線老板們不怕變成物流界的"數字勞工"?
碩諾科技高恒說現在是整合好時機,因為"市場大集中度低",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現在下手成本最低"。東渝物流王克東說跟平臺合作是為了"學習進化",可商場如戰場,學生往往學著學著就成炮灰了。
中國好專線項目早年操盤手高剛說得委婉:"專線要未來更要有安全感。"但資本從來不給安全感,滴滴合并快的、美團吞并摩拜,哪次不是先甜后苦?臨沂這"熱、密、卷"的戰場,最后能活下來的專線,要么是金剛不壞之身,要么就是認慫認得快的老江湖。
四、殘酷真相:沒有救世主,只有生存游戲
說穿了,這場整合大戲根本不是什么"黃金時代",而是行業大逃殺。平臺要規模要數據好上市,專線要活命要利潤,本就是同床異夢。胡湘華預測2025-2028是黃金期,要我說,那是巨頭收割的黃金期,小專線能體面退場就算贏。
專線們現在最該做的,不是糾結站不站隊,而是趕緊把成本砍到骨頭里,做出差異化服務。就像于健說的"把產品做好",能做出別人抄不走的核心競爭力,才有資格和平臺談條件。否則,要么被低價戰拖死,要么被平臺當棋子用完就扔。
最后送專線老板們一句話:商場沒有白武士,大腿抱得好是雪中送炭,抱不好就是與虎謀皮。您要是真信了那些"賦能""共生"的漂亮話,不如先去看看當年被電商平臺"賦能"死的小商家墳頭草多高了。物流這碗飯,終究得靠自己手藝吃,別人給的饅頭,說不定摻著砒霜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